教育部開展“百日沖刺”系列活動,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高考智愿,更好用的智能推薦系統,你的1對1學業規劃師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決策部署,抓住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鍵期、沖刺期,加力加快工作進程,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5月到8月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百日沖刺”系列活動,多措并舉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盡早就業。“百日沖刺”系列活動以“百日沖刺促就業 踔厲奮發建新功”為主題,主要通過持續開展政策宣傳、精準拓崗、加快招錄、網上招聘、暖心指導、重點幫扶等專項行動,引導畢業生主動求職,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后盡早落實就業去向。一是開展政策宣講行動。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集中開展就業政策宣傳活動,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系列決策部署,宣傳解讀國家和地方出臺的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自主創業、應征入伍、指導幫扶等政策,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落地。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和19個行業指導委員會發揮指導服務作用,面向企業、面向園區、面向畢業生、面向社區,宣傳各項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助力企業穩定發展預期,擴大用人需求,吸納更多畢業生就業。二是開展精準拓崗行動。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精準組織“訪企拓崗”行動,推動13萬個學科專業精準對接用人單位需求,為未落實去向的畢業生開拓有效崗位資源,力爭新開拓就業崗位300萬個。同時,持續開展“萬企進校園”活動,保持校園招聘的熱度和學生參與度。推動高校與用人單位深化合作,共建就業實習實踐基地,指導校企合作的2萬個項目落實落地。三是開展加快招錄行動。各地各高校抓緊推進高校專升本、第二學士學位等考錄。各地教育部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優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科研助理等政策性崗位招錄時間安排。各地各高校積極宣傳“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積極引導畢業生參與城鄉社區計劃、“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拓寬城鄉基層就業新空間。四是開展網上招聘行動。推進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與各地各高校就業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平臺崗位資源,為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提供相匹配的崗位信息。“百日沖刺”期間,平臺將上線“信息通訊與互聯網行業網絡招聘會”“汽車產業專場招聘會”“電子商務行業面向2023屆高校畢業生網上招聘活動”“影視文化傳媒行業招聘會”“面向2023屆殘疾人畢業生網絡招聘活動”等30場線上活動,預計2.7萬家企業提供崗位150余萬個。五是開展暖心指導行動。各地各高校重點針對2023屆多數畢業生受疫情影響外出實習實踐相對較少、部分畢業生“求穩”和“慢就業”等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培育畢業生積極正向的就業價值觀。同時,大力組織就業實習實踐活動,組織未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走出去”,了解相關行業和用人單位,認識職場環境,激發求職動力。六是開展重點幫扶行動。各地各高校重點對求職受阻和困難家庭畢業生開展就業幫扶,摸清情況、建立臺賬,及時跟進就業進程。各高校至少為每一名就業困難群體畢業生精準推送3個以上崗位。各地各高校積極實施2023年“宏志助航計劃”,鼓勵設立省級、校級培訓項目,幫助更多有需要的重點群體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從大學生和家長角度出發,解決就壓問題的本質源頭之一,無疑在于進入象牙塔前的志愿選擇。一個貼合家庭實際、符合孩子興趣和未來從業意向、社會發展潮流的志愿,不僅僅是“考入好大學”那么簡單。志愿的選擇,決定著一個高中生如何走完、走好未來四年的路,以及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高考智愿2.0,更懂你的智能推薦系統,選對志愿,過好人生!
更精準、更便捷、更貼心,給考生和家長提供一對一式的志愿填報建議。
六大新增功能,助力中國考生學業規劃——
1
、更科學的智能推薦:基于往年大數據科學測算,擇優遴選,志愿表合理排序,用好高考每一分
2
、1對1訂制升學規劃:大學+專業+城市3大填報路徑,根據考生需求,靈活制定個性化報考方案
3
、合理定位專業方向:行業意向、興趣愛好兩大維度助考生認知自我,依據選擇結果推薦
最適合專業
4
、錄取概率測算分析:以近三年數據為基礎,創新算法模型,提升預測準確性和合理性,規避扎堆填報風險
5
、大學專業多維對比:基于填報需求的院校專業詳情展示,提供全方位資料對比,找大學選專業不再盲目
6
、便捷獲取招錄數據:歷年數據橫向對比,招生錄取形勢波動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