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考有了新變化,取消普通高中跨市招生,或將能避免掐尖招生
中考不僅決定了普職分流的結果,更能直接決定高考備考環境。考生不光要考上高中,更想考上重點高中,這樣才能更有把握考上理想的學校。由于中考沒有嚴格的戶籍限制,學生不光可以跨區報考,甚至還可以跨市報名。尤其是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初中生,想到省內的一線城市讀高中,這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畢竟偏遠地區最好的學校,軟硬件都無法與一線城市抗衡。為了高中三年的努力不白費,家長寧可把子女送到外地讀高中。高中有住宿條件的還好,否則家長只能到學校附近租房陪讀,或者寄住親友家。陜西中考有變化,取消普通高中跨市招生,或將能避免掐尖招生升學考試的本質就是人才選拔,但不代表招生學校可以掐尖招生。以往各地重點高中恨不得網羅省內各地優質生源,再加上名師培養升學率自然十分可觀。但是這未必是學校的功勞,完全是生源質量的問題。一部分縣級高中看著本地優質生源流失十分痛心,升學率不佳并非學校老師不給力,而是好的生源都被掐尖招生了,只留下普通學生。老師即便再努力,升學率也趕不上名校的冰山一角。這也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進一步加大了中考的升學壓力。陜西教育廳發出通知,從2024年中考開始,全面取消跨市招生。承擔國家特殊人才培養的空軍、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除外,還按原方案招生。要求去年省內跨市招生比例較高的學校,務必明確招生時間表,倒排時間點,加快推進屬地招生改革任務。按照規定,陜西中考各所高中將按照招生范圍分配招生指標,全面落實屬地招生,統籌推進普職協調發展,有序擴大優質普高招生規模。規定要求,優質普高必須將不低于50%招生計劃分配到招生區域內的各所初中,并且還要向教育質量有提升的薄弱初中傾斜實行定向招生。盡可能避免出現掐尖招生問題,也要嚴格避免違規招錄復讀生、插班生等問題。家長對此拍手叫好,終于不用為陪讀發愁了取消跨市招生,對縣級中學的發展有較大幫助。此外,家長也松了一口氣,以前看到周圍親友都爭先恐后把孩子送到外地讀書,好像不去就會落后于人。實際上跨市上學,家長的壓力是最大的。有家難回,有班難上,可能要撇家舍業的去外地陪讀。家長做出的犧牲,也會轉嫁成學生的壓力,讓教育焦慮更為嚴重。還有些學生住校,反而因為不適應集體生活導致成績下降。有些學生寄宿在親友家里,可能會因為生活費問題產生矛盾,以后親戚都無法往來。如今取消跨市招生,也就為家長省去了諸多麻煩,在本地讀高中未必考不上好大學。同時各所縣級中學的生源質量得以改善,學校建設也會呈現良性循環。大城市里的優質高中,把名額都留給本地生源,也就相當于降低了本地學生的競爭壓力,可謂是一舉多得。家長對此自然是拍手叫好,本來中考普職分流壓力就大,再加上外地生源搶占名額,留給本地生源的名額就更少了。如此一來也能有效緩解學生的備考壓力,更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陜西中考這一重大改革,有效緩解了中考移民現象,也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緩解了學生的升學壓力,進一步維護了教育公平性。各地家長呼吁能夠盡快普及,讓其他省份也能享受同等待遇。不過實施該教育政策的前提是,大力扶持縣級市教育水平的發展,確保學生在各地上學都能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之所以有跨市招生,就是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要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不至于在取消跨市招生后,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育應該具有公平性,不能因為學生身處幾線城市就被差異化對待。否則就會出現學生大量涌進大城市讀書,鄉村教育和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的情況。眼下很多師范生就業難,也要鼓勵這些畢業生不要扎堆在大城市就業,也要多去偏遠地區任教。官方也可以通過待遇扶持等方式,鼓勵大學生深入基層,遠離內卷重災區,另辟蹊徑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今日話題:中考取消跨市招生值得推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