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嚴控下的“高考移民”!陜西河南同套考卷一本線低60余分,背后形成產業鏈
2023.07.20本文字數:2604,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導讀:一方面是糾紛不斷,另一方面,不少省份針對“高考移民”的打擊政策也在加強。作者 |第一財經 馬紀朝封圖|東方ic從小女兒上小學4年級開始,張軍已經在西安陪讀近5年了。這名來自河南鄭州的學生家長,有兩個孩子。雖然大兒子今年已經大學畢業,但最終在鄭州參加高考后的不理想的錄取結果,卻讓張軍一直充滿遺憾,“如果當時能早點來(西安)就好了。也不至于連個‘211’都沒上成。”第一財經采訪發現,從鄭州到西安,不少河南家長,都希望能通過“移民”,改變孩子的命運。伴隨著2023年的高考分數線公布,張軍發現,同樣使用全國乙卷,陜西省的文科一本線為484分,理科一本線為449分;而河南,則分別為547分、514分,分別比陜西高出63分、65分。同樣的試卷,巨大的分差,包括張軍在內的數以萬計的河南家長們,最終選擇了“高考移民”。而“移民”的方向,除了陜西,還包括新疆、西藏、青海、以及遼寧、海南等省份,當然,也有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線城市。圍繞這些“高考移民”,當地甚至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產業服務鏈條。有的中介,以買房落戶為噱頭,將西藏等地的偏遠縣城的房子,以高價出售給學生家長;有的中介,則以在遼寧、西安等地有“教育局關系”為由,向學生家長收取所謂的“咨詢費”;甚至一些中介,干脆與陜西一些學校聯合,定向推出“河南班”,以招攬更多“高考移民”去買房。生意今年30多歲的杜江,原本是一名二手房中介,前兩年,得知身邊有人經營“高考中介”賺了錢之后,他也干脆轉行,在鄭州市金水區成立了一家教育咨詢工作室。并以“異地升學”為名字,先后在多家平臺注冊賬號。第一財經注意到,在杜江的日常營銷方式中,最常用的獲客文案便是調取一些省份的高考數據與河南作對比。“寧夏,讀211只需450分,讀985,只需510分。”杜江在一份宣傳文案中說,他們現在可以將河南的學生,“移民”到遼寧、陜西、寧夏、海南等地。收費自然也是不菲,大多都得數萬元起步。如今,伴隨著業務量增多,杜江也開始擴充隊伍。如今,他正在通過朋友圈等渠道,對外招聘視頻剪輯等員工。為了獲得更多“高考移民”的客源信息,一些中介,甚至當街擺起了售賣“西藏高考房”、“天津高考房”的房產信息。河南諾成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下稱“諾成公司”)便曾對外宣稱,在西藏購房,高考直降100分,免費高考服務,終身免費過戶。隨后,得知此信息的劉桂云、郁勤等人,分別在諾成公司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先后購買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縣的不動產,其中,劉桂云的購買價格為27.5萬元,郁勤的購買價格為25.8萬元。之后,劉桂云、郁勤等人,又分別將自己及孩子的戶口遷至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成為“高考移民”,最終,兩人的孩子,分別在西藏參加了高考。一些西安的教育集團,為了獲得更多生源,甚至直接將分校開到了河南。這就是俗稱的‘回流生’,即初中在河南上,上到初三,然后中考的時候到西安考。今年7月14日,西安放榜后,一份靈寶外國語學校的《西安中考快報》便對外宣稱稱:我校2023屆陜西班共136名考生,其中渭南市考生39人,西安市考生87人(另有咸陽市考生5人、商洛市考生4人、安康市考生1人)。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發現,靈寶外國語學校是一家由西安新狀元教育集團投資建設的、靈寶市第一所涵蓋小學、初中的九年一貫制高端寄宿制民辦學校,每學期的學費在7000元以上。為了幫助子女獲得外省高考資格,不少家長都是竭盡所能,有的家長,在天津的“海河英才”計劃期間,將戶口遷到了天津,也有的家長,選擇把戶口遷至海南、西藏、西安等地。不滿與糾紛伴隨著越來越多學生家長選擇“高考移民”,也很快引起周邊省份居民的不滿。其中,尤以今年西安中考最為典型。今年7月,一種質疑河南變相“高考移民”的聲音突然傳出。不少西安居民在網上發帖稱,河南娃,西安上學;西安11萬中考生,其中4萬是河南回流生;西安孩子600分還沒有高中上……伴隨著傳言愈演愈烈,7月18日,西安市教育局趕緊對外回復稱,雖然全市參加中考的人數有103031人,但其中,戶籍在我市、學籍不在我市就讀(即網傳“回流生”)的僅有3608人,占全市報名人數的3.5%,網傳“回流生4萬人”信息嚴重不實。不過,伴隨著各地不斷曝出的“高考移民”信息,不少地方也在不斷加強戶籍與高考資格管理。以西藏為例,當地在2020年便開始逐步收緊高考的戶籍、學籍要求,如今,再想參加西藏高考,已經必須具有連續3年的戶籍、學籍方可。此外,新疆、陜西等地,也都在不斷封堵“高考移民”,如今,新疆高考的要求,已經是連續6年的當地戶籍、學籍,而陜西,也開始要求參加高考的考生,需要至少具有連續3年的戶籍、學籍。而曾經在西藏林芝購房的一些“高考移民”,在發現自己所購房屋的當地市場價,遠遠低于自己的曾經購買價時,選擇了與對方對薄公堂。劉桂云、郁勤等人,就分別將諾成公司告上了法庭。郁勤聲稱,自己付出的25.8元購房費用中,只有15.1萬元被作為購房款交給開發商,剩余的10.7萬元屬于多收的費用,應予退還。劉桂云也聲稱,自己一共向諾成公司轉賬27.5萬元,但最終,當地開發商墨脫縣麗影實業有限公司給自己開具的房產發票上,顯示房屋總價僅為115500元,諾成公司應向自己返還15.95萬元。管控一方面是糾紛不斷,另一方面,不少省份針對“高考移民”的打擊政策也在加強。近日,海南省教育廳就對外公布稱,在2023年的高考名單中,當地在高考報名資格審查期間依法依規確認747名考生報考資格受限,其中80名考生是通過大數據篩查、監督舉報等方式核查發現。海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海南對“高考移民”一貫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隨時發現隨時處理。對違規取得海南省高考報名資格、錄取資格的高考移民,依法依規作出取消報名資格、錄取資格直至取消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的處理,涉嫌違法的移交司法部門嚴肅處理。張軍說,自己也正是看到各地都在不斷打擊“高考移民”,也擔心未來可能生變,干脆在小女兒才四年級時,就把學籍、戶籍全都遷到了西安。張軍的幾個朋友,則干脆去西安買了房,準備近期把戶口遷到西安。“‘高考移民’的政策再緊,河南家長想把孩子拉出‘地獄模式’的愿望還是很強烈的!”張軍說,真正能徹底杜絕“高考移民”的路徑,還是應該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扶持政策,盡可能減少省域之間的高校不均衡。“(河南)這么多人口,才一所‘211’。”張軍說,如果河南的高校資源,也像周邊的湖北、陜西那樣群星璀璨,自己又何苦背井離鄉去做“高考移民”?微信編輯| 格蕾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