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54億購樓,不做租戶至此“永久定居”,買在降價時,中環現多處降價售樓
財聯社11月18日訊(記者 成孟琦)據香港證監會官網,證監會斥資54億港元購入香港鲗魚涌港島東中心的12層樓層,作為永久辦事處。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 香港證監會透過此次購置,既可投資于自置資產,也無須再支付租金,長遠而言能夠節省成本,“本會由現有辦公室的租戶成為業主后,將可免去遷址的不便及對營運的干擾,并符合本會注重環保的最佳作業方式。”四度搬家,證監會終覓得心儀良居公告顯示,香港證監會與太古地產有限公司簽署買賣協議,購置港島東中心12層樓,有關交易將在五年內完成。據悉,自1989年以來,香港證監會辦事處曾四度搬家。當前,香港證監會正在租用港島東中心45至48樓及50至54樓。證監會對其現在占用九個樓層的購置將于2023年12月生效,而額外三個樓層(42至45樓)的購置將于2028年或之前完成。港島東中心是太古地產的投資物業組合中一幢擁有59層辦公樓樓層的甲級辦公樓,位于地鐵太古站出口,每尺租金約為港幣65至71港元。同一幢辦公樓的租戶中,還有中信里昂證券、富而德律師事務所、星展銀行、保誠保險和蘇黎世保險。太古地產同日也在港交所公告,賣方太古地產的全資附屬公司與買方香港證監會就有關以總價54億港元出售港島東中心42至54樓(不包括49樓)訂立買賣協議。進行出售事項將可讓太古地產從該項物業的投資中獲取資金。出售事項所得的款項將會用作太古地產的一般營運資金。香港證監會租約將于45樓至54樓交易完成后終止。2023年6月30日,該項物業應占太古地產賬面值及獨立估值為52.81億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該項物業應占太古地產除稅前及除稅后凈租金收入總額分別約為1.7807億港元及1.4869億港元。資金來源方面,香港證監會稱,已在其儲備中預留34億港元作購置永久辦事處之用,本次購置將從該筆款項中撥資27億港元,余額則以外部借貸支付。中環核心地帶出現多處降價售樓證監會租戶轉業主之際,中環一帶多家寫字樓也正在降價出售,當中包括由投行高盛持的一棟寫字樓,已將要價下調至少三分之一。據港媒報道,高盛有份持有的上環88WL寫字樓,已將要價降至約9億港元。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今年早些時候,賣家預計該棟樓的售價將超過13億港元,反映出香港房地產市場低迷的程度,突顯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因空置率居高不下及借貸成本昂貴而承壓。此外,國際金融機構一直在削減寫字樓空間,以節省成本。位于中環的中環中心,目前也有4層樓正在降價尋找買家。當中兩層由世茂集團主席許榮茂持有,欲減價約1億元,以14億港元價格出售。翻查過往資料,早在2022年1月世茂集團出現流動性危機時,這兩層寫字樓就曾以15億港元的價格在市場掛牌,但一直未能成功賣出。作為全球地產租金最昂貴城市,當經濟疲軟遇上美聯儲加息,曾經主宰香港寫字樓市場的國際金融機構們也陷入低迷,導致香港市場頻翻出現降價賣樓。據香港差估署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3》,香港十八區中除中區外,所有區的甲級寫字樓均錄得雙位數空置率。高力國際集團公司數據顯示,香港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約15%,是2019年的三倍以上,超過了曼哈頓12.5%和新加坡4.6%。東方證券(香港)分析師馮皓霆表示,“由于金融行業從去年開始萎縮,擁有全球最昂貴寫字樓租金的香港,不僅面臨過剩的寫字樓供應,還有急跌的租金和價格。”瑞銀:香港樓市明年或繼續下跌10%今年以來,香港樓市對于“降價”兩字十分敏感,多處住宅、商業樓打折出售,香港樓市是否還有下行空間?對此,瑞銀預期今年香港房地產跌幅在5%或之內,明年樓價或繼續下跌一成。瑞銀投資銀行房地產研究主管林鎮鴻以“先苦后甜”形容香港樓市,表示在美國明年第二季度確定減息之前,香港樓市在高息環境中仍面臨重大挑戰。具體看來,香港一手現貨加預售樓盤庫存現時累計約4萬伙,高于歷史平均水平,粗略估計需4年才能消化。供應過多將逼使發展商為求資金盡快回籠而減價售樓,造成量升價跌現象。對于負債較重的中小型發展商,面對融資成本高企,更有誘因減價賣樓讓利。與此同時,租金回報率仍低于按息,也不利于樓價走勢。由于息口明年首季或之前預計仍難以回落,香港樓價未來一段時間仍有機會走低。預期香港負資產宗數尚未見頂,對于以八至九成按揭入市的買家相對高危。此外,盡管政府放寬部分樓市辣招,但由于目前欠缺入市需求配合,難以單靠減辣刺激樓市復蘇。本文源自財聯社記者 成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