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抗腫瘤中藥注射劑涉生產違規并停產,益佰制藥接連收到行政處罰,藥界女富豪實控人被推上風口浪尖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道近日,A股上市中藥企業益佰制藥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涉嫌在艾迪注射液前提取過程中部分工序未嚴格按照工藝規程進行操作被立案調查,現收到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處罰告知書》。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擬對益佰制藥及相關負責人處以罰款等多項處罰措施,其中,擬對益佰制藥法定代表人竇啟玲罰沒款為 383 萬余元。同日,益佰制藥公告,因未及時披露公司主要產品暫停生產對公司經營可能產生影響的相關信息,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貴州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益佰制藥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竇啟玲曾入選201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榜的財富身家為28億元,是貴州排名前十的女富豪,其從一名普通職員創業成功的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益佰制藥公告披露,截至目前,其核心產品艾迪注射液停止生產,未來是否生產具有不確定性。對于艾迪注射液停產的業績影響以及公司質量管控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益佰制藥,對方表示按照公司的規定及流程要求請示領導,截至發稿,尚未收到益佰制藥回復。核心產品涉生產違規公司官網顯示,貴州益佰制藥成立于1995年6月12日,是一家集新型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2004年3月,益佰制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貴州省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益佰制藥目前的主要產品有注射用洛鉑、艾迪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復方斑蝥膠囊(康賽迪膠囊)、葆宮止血顆粒等多種藥品,覆蓋化學藥、中成藥和生物藥等多個醫藥細分行業。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益佰制藥開展檢查時發現,益佰制藥涉嫌在艾迪注射液前提取過程中部分工序未嚴格按照工藝規程進行操作,不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規定,因此依法立案調查。中藥注射劑艾迪注射液是益佰制藥的核心品種,成分包括斑蝥、人參、刺五加和黃芪,輔料為甘油(供注射用),適應癥涵蓋原發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性淋巴瘤、婦科惡性腫瘤等。公開資料顯示,中藥斑蝥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干燥體,此次益佰制藥違規的生產行為就包括“藥材斑蝥未經凈制直接投料煎煮提取”。經查,益佰制藥存在以下行為:藥材提取的部分工序未按照批件工藝進行操作;藥材斑蝥未經凈制直接投料煎煮提取;批生產記錄中部分工序步驟記錄不準確,生產記錄保存不齊全,填寫的內容不完整,不能保證每批產品生產過程可追溯;生產記錄存在涂改但無修改人員簽名并說明理由;在未經確認的冷庫存放關鍵物料提取液,對冷庫是否達到儲存條件未進行評估。依據相關規定,貴州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擬給予益佰制藥罰款200萬元的行政處罰。竇啟玲作為益佰制藥的法定代表人,沒收所獲收入306.88萬元,并處所獲收入百分之二十五的罰款計76.72萬元,罰沒款共計383.60萬元。梁建瓊作為公司的生產負責人,沒收所獲收入120.44萬元,并處所獲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計48.17萬元,共計168.61萬元。鄧思雄作為質量負責人兼質量受權人,沒收所獲收入54.77萬元元,并處所獲收入百分之二十五的罰款計13.69萬元,罰沒款共計68.46萬元。益佰制藥表示,本次事項處罰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凈資產、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的比重較小。公司針對此次事項向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摯的歉意。就在該公告發布的當天,益佰制藥又披露收到了貴州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因未及時披露公司主要產品暫停生產對公司經營可能產生影響的相關信息,貴州證監局決定對益佰制藥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對時任董事長竇啟玲、時任總經理竇雅琪、時任董事會秘書許淼,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家族藥企投資迷之操作抵押自己的房子,向銀行貸款,簡陋的租賃廠房,簡單的機器,經歷了艱苦的創業時期,竇啟玲和合伙人將益佰制藥推動成為今天的上市藥企。竇啟玲與竇雅琪互為一致行動人,二者為母女關系。竇雅琪留學歸來后,一步步從公司董事升任副董事長、總經理。目前,益佰制藥的主要產品布局于惡性腫瘤、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治療領域,尤其以抗腫瘤藥為核心,既覆蓋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也涉及醫療服務,投資建設了綿陽富臨醫院、德陽腫瘤醫院、遼陽中奧腫瘤醫院。核心產品艾迪注射液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9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37億元、6.93億元、4.80億元、4.04億元,占益佰制藥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1.61%、20.71%、17.57%、18.93%。益佰制藥公告表示,艾迪注射液停止生產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在2024年4月15日,益佰制藥的股價直接跌停。竇啟玲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此前是在2019年6月,益佰制藥公告披露稱,貴州證監局在現場檢查時發現竇啟玲通過簽虛假合同套用上市公司3294.87萬元資金,用于購買家具、家裝用品等。為此,貴州證監局決定對益佰制藥、時任董事長竇啟玲及相關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雖然竇啟玲后來已將套取資金歸還公司,但違規套現背后,暴露其財務狀況。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益佰制藥前后累計發布了45條關于竇啟玲股權質的公告。令投資者好奇的是,竇啟玲通過股權質押融資的資金都投向了哪里?天眼查顯示,通過對外投資穿透可見,在竇啟玲眾多的對外投資中,直接投資企業有2家,最早為2004年出資的北京中宏金倫綠色資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29.82%,2019年后新增投資一家為貴州源之素保健品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未披露。不過,兩家公司均先后在2005年1月20日、2021年6月16日被吊銷。竇雅琪對外投資公司中,有一家100%持股的貴州華城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城實業”),原本的主營為銷售鋼材、水泥、礦產品、建筑裝飾材料、計算機及耗材、服裝鞋襪等。在竇雅琪于2015年8月18日進入公司后,這家原本與醫藥行業完全不搭邊的公司在2017年修改了主營業務范圍,突然做起了醫藥生意,這也引發了其是否和上市公司益佰制藥屬于同業競爭的質疑。此外,竇雅琪還對外投資了貴州賽格賽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賽格賽思”),竇雅琪持有其60%股份,賽格賽思曾投資了瑞慈醫療的多家子公司和貴州省德恒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對后者投資在2019年已經撤出。賽格賽思的投資收益如何尚不可知。近些年,益佰制藥的業績大起大落。2018年,益佰制藥業績“大變臉”,因對商譽計提減值,雖然實現營收38.83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卻虧損7.25億元。2019年至2021年,益佰制藥實現扭虧為盈,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42億元、2.29億元、2.44億元。但這一趨勢并未延續到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益佰制藥的歸母凈利潤又出現虧損為4.26億元,同比下降274.94%,營收為27.35億元,同比下降18.27%,業績大幅下滑主因之一仍然是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增加。這引發了監管關注。2023年6月,上交所對益佰制藥下發關于2022年年報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下稱“監管工作函”)。文件中提到,報告期末,公司對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藥有限公司(下稱“長安制藥”)、德陽腫瘤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德陽腫瘤醫院”)合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37億元。上交所要求益佰制藥補充披露上述子公司近三年主要經營數據,并結合醫藥行業政策、相關子公司運營情況,分別說明長安制藥、德陽腫瘤醫院報告期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具體原因及相關減值跡象的出現時點等問題。另外,益佰制藥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銷售費用11.96億元,銷售費用率為43.72%,處于中藥行業較高水平。在上交所監管函中,益佰制藥亦被要求說明,銷售費用支付對象中是否涉及公司經銷商、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并說明相關方是否與公司經銷商、關聯方存在資金或業務往來,公司是否存在為他方墊付資金、承擔費用等變相利益輸送情況等。醫藥行業獨立評論人肖肖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家族企業在公司內部治理層面有一些不足之處是通病,家族紛爭、婚姻變化等各種因素都可能影響到企業發展,家族企業更需要穩定執行發展戰略并適應醫藥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見習編輯:鄧舟羽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