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庸醫(yī)藥死了病者,主家把他鎖系廊下,準備綁送官府。
死者的弟弟十分悲痛。
哀哭道:我哥我哥,如何再得相見呀?
庸醫(yī)應聲說:若要相見,容易得很。
問怎樣相見,庸醫(yī)說:你哥所服的藥渣還在不在?
你再服一貼,即能在陰府相見。
來源 : 笑話詞典
-
深夜一聲驚雷把美國總統(tǒng)布什弄醒,想到恐怖主義,布什慌忙地叫保鏢:快,本,拉燈! 保鏢會意地拿來了蠟燭點燃,布什看著窗外的大雨,噓了一中氣說:一身阿富汗。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天,湯姆正坐在去華盛頓的一列火車上,車廂內只有他一個人,當列車在一個車站靠站時,車門打開,上來一個大漢,用刀抵住湯姆的頸部威嚇道:要錢還是要命?
湯姆嚇的渾身抖抖索索地回答:我身上一分錢也沒有。
大漢惡狠狠地問:那你為什么發(fā)抖?
湯姆哭喪著臉說:我以為你是檢票員。
來源 : 笑話詞典
-
聽一朋友說,有一天他想送女朋友「貼身衣物」當生日禮物所以他就去買啦!可是他對那東東并不是很懂,也就硬著頭皮去了。
小姐:「你要買什么罩杯的呀?
」 朋友:「那什么杯的怎么分呀?
」 小姐:「有A、B、C...等呀。
」 朋友:「哦...那...一杯多少錢呀?
」 乒乓乓~~(後面小姐倒了一地)
來源 : 笑話詞典
-
克雷洛夫生活很貧寒。
一次,他的房東與他簽訂租契,房東在租契上寫明。
假如克雷洛夫不慎引起火災,燒了房子必須賠償15000盧布。
克雷洛夫看后,沒提出異議,而提筆在15000后又加上兩個0,房東一看,驚喜地喊道:怎么150萬盧布! 克雷洛夫不動聲色地回答:反正我也賠不起。
來源 : 笑話詞典
-
一位太太買了一塊地皮,可是沒過多久就被大水淹了,她要求某房地產公司退錢。
但公司不答應,雙方為此爭執(zhí)不下。
于是,公司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專門討論該不該退錢的問題。
公司的職員七嘴八舌,有的說為了公司的信譽應該退錢,有的說不應該退錢,公司少做這么一筆生意太可惜了。
老板一籌莫展,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說道:最明智的決策就是買一艘汽艇給她!
來源 : 笑話詞典
-
警方:到底是誰的錯?
目擊者:誰都沒錯,我親眼看到兩輛車同時撞上的。
來源 : 笑話詞典
-
美國有一位百萬富翁,他的左眼壞了,花好多錢請人給裝了一只假的,這只假眼裝得真好,乍一看,誰也不會認為是假的。
于是,這百翁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們面前夸耀自己。
有一次,他碰到馬克·吐溫,就問道:你猜得出來嗎?
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
馬克·吐溫指著他的左眼說:這只是假的?
富翁問:你怎么知道?
馬克·吐溫說:因為你這只眼睛里還有一點點慈悲。
來源 : 笑話詞典
-
警察:你說有輛車把你撞了就溜之大吉?
你看清那輛車的車號了嗎?
女士:沒看清。
警察:什么牌子?
女士:沒看清。
警察:什么顏色?
女士:沒看清。
警察:開車的什么穿著?
女士:下邊穿的什么我看不見。
上身是鐵銹紅純色雅茄呢新潮高領套頭衫;鑲寶石粉紅三環(huán)珍珠項鏈;淺棕色哈羅茲公司精制高檔貂皮披肩;頭上還戴一頂俏式福特南垂邊帽,帽上頭還綴好些花兒。
來源 : 笑話詞典
-
以前,有一只貓,到一家公司去應聘,人們都很好奇呀?
老板對這只貓說:我們公司的職員必須會打字。
貓笑了,它走到打字機前,打了一封信。
老板不能接受一只貓當他的職員,于是,老板對它說:我的職員必須會電腦。
那只貓又笑了,它走到電腦前編了一個程序,這回老板呆住了,可是,老板還是不能接受一只貓做他的職員。
于是,老板又說:我的職員必須會兩種語言。
貓再一次笑了,它看了一下老板,說了一句:汪、汪!
來源 : 笑話詞典
-
漫畫家方成一篇《自我介紹》中,有一段充滿諧趣的文字:方成,不知何許人也。
原籍廣東省中山縣(填表歷來如此寫法),但生在北京,說一曰北京話。
自謂姓方,但其父其子都姓孫的。
非學畫者,而以畫為業(yè)。
乃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但宣讀論文是在中國文化學會。
終生從事政治諷刺畫,因不關心政治屢受批評。
來源 : 笑話詞典
-
司機開車不留神,把行人撞倒在地上了。
他一不做二不休,不但沒停車,還朝那躺在地上的行人身上開過去。
然后打開窗子,朝那行人粗暴地喊起來:你這個白癡,你小心點兒! 受傷的行人奄奄一息地說:我的天老爺,您是不是還要倒車呀?
來源 : 笑話詞典
-
村民吳歸明因為與鄰居糾紛,寫了一張訴訟狀告到鎮(zhèn)司法所長手里。
司法所長見訴訟狀上有起訴人吳歸明年四十歲的字樣,拍著桌子大怒說:這個大膽的吳歸,不寫今年三十九歲,偏寫明年四十歲! 這件事傳揚開來,成了笑話。
從此。
司法所長念人名時,再不敢念兩個字了。
有一次,司法所長給全所人員念文件,文件上有王明先左后右的句子,他讀成了王明先,左后右,讀后大發(fā)感慨:這個王明先,真是投機分子,左后右三個方位他都占了,就是不知道向前沖!
來源 : 笑話詞典
-
有一天,一個男人一次想娶40個老婆,但是他又不知道這樣做好不好,于是他就去問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對他 講了一句話以后,他終生一個老婆也沒有娶 老和尚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來源 : 笑話詞典
-
清朝,丹陽西門有個私塾老先生,喜歡作詩。
一天,學僮端來一碗粥。
他不忙著吃,卻吟出《粥詩》一首:甌米煮成一碗粥,西風吹來浪波稠;遠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漁翁下釣鉤。
恰巧秀才湯建文路過門口,笑道:老先生,一甌米煮成一碗粥,粥還稀嗎?
你這書房門朝東,西風從哪兒進來?
西湖離丹陽千里之遙,你在書房看見了?
你說缺少漁翁下釣鉤,這碗邊怎么站人?
老學究說:就算我的詩不通,你說這《粥詩》該怎么寫?
湯建文吟道:數(shù)米煮成一碗粥,鼻風吹來兩條溝;近看好似團圓鏡,照見先生在里頭。
老學究自愧不如。
來源 : 笑話詞典